2004年中國大學排行榜出爐    清華大學蟬聯第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武書連  呂嘉  郭石林  

 
 
       在現代中國,大學已經和大部分中國人結下了種種關係:農村和城市的家長們從小就盼望孩子考上好的大學,企業希望招到優秀大學的畢業生,而一流大學的情結,更是成為中國走向現代國家的副產品,不時就引起知識份子的一陣爭論。
  武書連和他所在的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學研究所多年來研究中國的大學排名,武書連本人在核心期刊發表的有關大學評價的論文數量居國內同行第一名,有關大學評價的論文被引用次數居國內同行第一名,研究成果被其他學者在學術期刊專題評論的次數居國內同行第一名。他也是第一個將中國大學排名的歷史和現狀系統介紹給公眾的專家。  
        本報刊發 2004年中國大學排行榜,一方面是為了滿足讀者的需要,另外也希望促進大學排名的發展。此排名不代表本報的觀點,歡迎讀者來信討論。
    
 
 
     本排行榜是根據對中國所有大學(不含黨校、軍校和專科學校)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兩方面綜合評價而得出的。
  人才培養這一指標包括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兩個子指標。研究生教育的靈魂是創新,其得分等於被評價大學按研究生人數計算的得分乘以研究生創新環境(其中1個博士生折合2.5個碩士生)。研究生創新環境=(被評價大學所有研究生專業科研得分╱被評價的所有大學研究生專業科研總得分)╱(被評價大學按研究生人數計算的得分╱被評價的所有大學按研究生人數計算的總得分)。即被評價大學的研究生得分只與該校的所有研究生專業科研總得分成正比,與人數無關。
  本科生教育的是傳授知識。得分等於被評價大學的本科畢業生人數乘以生源質量。
  科學研究得分分為自然科學研究和社會科學研究。兩個指標的得分比例大致為4?f1,這一比例是由目前中國大學從事自然科學研究與社會科學研究的人數比例確定的。科學研究指的是科研成果:主要指標有美國的SCI論文和引文、EI論文、SSCI論文、A&HCI論文,中國的CSCD論文和引文、CSSCI論文和引文、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專利、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等。每項科研成果賦予一定的分值。科研成果多,得分高的大學排名在前。
 
                                     2004中國15所一流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代表中國大學最高學術水平。本評價的中國一流大學需同時滿足兩個條件:1.在中國大學評價中,獲得工學前6名,理學、醫學、管理學、文學前3名,農學、經濟學、法學前2名,歷史學、教育學、哲學第1名;2.是中國研究型大學。中國一流大學各學科門的入選數量根據各學科門的博士生導師數量和開設該學科的院校數量確定。
  2004中國一流大學的數量與上一年度持平,均為15所,其中天津大學以工學第六名首次進入《中國大學評價》的中國一流大學。
  天津大學的工學在2003年列中國大學第7名。本年度天津大學的工學超過西安交通大學而列第6名,進入中國一流大學行列。西安交通大學以管理學第1名仍列中國一流大學。
  2003年,武漢大學的哲學以微弱的優勢獲得中國大學第1名,進入中國一流大學。本年度,武漢大學的哲學未能繼續保持第1名。
  南京農業大學的農學是本年度中國大學的第2名,只是因為全校的科研成果總量沒有達到研究型大學的標準而未進入中國一流大學。
  需要說明,在本科專業分類中,心理學屬於理學門,而在研究生專業分類中,心理學屬於教育學門。為了避免出現兩個教育學第一名,自2003年起,本評價的教育學得分含心理學類各本科專業的得分,北京師範大學因此連續兩年獲得教育學第一名。如果不包含心理學各專業的得分,則教育學第一名為華東師範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
 
  2000-2002年3所世界一流大學與6所中國一流大學在《Nature》、《Science》上發表的論文數對照表(只統計《Nature》、《Science》文獻類型為"Article"、"Letter"、"Review"的論文單位,且不區分第一作者和合作者)
  英國《Nature》、美國《Science》是國際公認的代表人類最高科學智慧的學術期刊。在《Nature》╲《Science》上成批地發表論文是世界一流大學的標誌。本評價年度,作為中國一流大學參照目標的3所世界一流大學在《Nature》、《Science》雜誌發表的論文數對中國一流大學繼續保持絕對優勢。中國一流大學中的理學前6名在這兩個雜誌的發文總數由上年的20篇增加到27篇,連續兩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率。其中北京大學達到了創紀錄的9篇,而清華大學在多數論文中是第一作者。這些都表明,雖然中國一流大學的基礎科學研究水平與世界一流大學仍然距離遙遠,但中國大學的不懈努力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3 by Taiwan Sino Education Interchange Association. All Rights

            

 

40454 台中市北區學士路257號10樓         TEL:04-22013868  FAX:04-2208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