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迎:台生登陸   開拓中國視野
 
【2009/07/15 聯合報】記者李志德/專訪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張維迎來台訪問,正逢中國大陸宣布開放台生以學測成績,申請就讀大陸大學;張維迎認為,台灣學生到大陸念書,可以早一步了解中國,有了對中國事務的視野,未來發展天地將更廣闊。 
 

        張維迎昨天接受本報專訪,他表示,大陸這項政策,讓台灣年輕人有更多選擇機會;台生只讓自己侷限在台灣一地,視野難免受限。  

 

        就算不到大陸工作,只是自己做學問,張維迎認為,中國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中國的問題,某種程度就是國際問題」,少了「中國視野」,也難以成為好學者。  

 

        張維迎呼籲,教育開放應該是對等的,大陸開放台生就學;相對地,大陸學生也應該有到台灣就學的機會。他表示,台灣教育的品質,應該完全可以滿足陸生的需求。對於台灣目前還不承認包括北大在內的大陸大學學歷,張維迎直言:「這很荒謬!」  

 

        一旦兩岸開放高中生互相申請大學,對未來有什麼影響?張維迎認為,從現在起,到二年的未來卅年,是中華民族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我們現在怎麼培養學生,決定了中國的未來,乃至世界的未來」。 

 

        他說,互相開放留學,可以培養兩岸互相包容的氣度和心態,如果同文同種的兩岸都不能互相包容,中國人未來更多、更深地參與國際事務時,怎麼能包容其它的民族、文化?對於準備前往大陸求學的年輕人,張維迎有什麼建議?「放輕鬆,心態上『就是去上大學』」,不必特別準備什麼,張維迎說,如果台生到北京讀書,「台灣和北京的差距,恐怕比大陸內部例如貴州、甘肅的反差還要小呢」。  

 

張維迎小檔案 

        張維迎,1959年出生,英國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1994年返大陸,進入北京大學任教,2006年,接任北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北大管理學院由光華基金會長期贊助,光華基金會的負責人,是台灣知名企業家尹衍樑。張維迎在大陸學界,旗幟鮮明地主張「市場化」、「民營化」,對於金融風暴,他認為「各國都著急,急著出招就會有問題」,就像生病原本要養三個月,如果要三天就好,只好打嗎啡、消炎針,看起來精神恢復,但對身體造成更大傷害。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3 by Taiwan Sino Education Interchange Association. All Rights

            

 

40454 台中市北區學士路257號10樓         TEL:04-22013868  FAX:04-2208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