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陸生來台就學、大陸學歷採認政策箭在弦上,繼教育部日前宣示「三限、六不」後,今天和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私立技專校院協進會舉行北區座談會,蒐集各方意見。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副主任洪冬桂表示,大陸高考錄取率僅5成多,每年有5百多萬人被擋於大學門外,是台灣的大學招生契機。
洪冬桂表示香港各大學以多元自由學風、全英語教學與7年可取得港永久居留權為號召;1998年以來,陸生赴港求學超過萬人,口碑效應擴散,至2004、 2005年陸生報考港大人數劇增,從3千人跳增到9600人。短短10年,「赴港求學」已成大陸優秀學生的求學首選,讓香港吸引許多人才。
新加坡招收陸生則以赴外國留學方式,2008年達1500人,學生畢業後須續留服務5至6年才可回國,藉以吸引人才。她建議,政府應儘速修正法規,如兩岸 人民關係條例、大學法、專科學校法等,各大學才能依法行政;並加強行政管理,建議台灣各大學可聯合成立大陸地區聯招會。如果政府決定對陸生統一加考,大考中心也願負責出題。
目前陸生可來台交流4個月,義守大學與大陸重點高校合作兩年,校內陸生達百餘人,為國內最多。學務長孫述平認為,教育部「三限、六不」合乎實際管理需求,但對岸是6個大人養1個孩子,日後開放嬌貴陸生來台取得學位,大學如何面對家長須更加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