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陸生救大學   未必占便宜
 
【2008/09/23中時電子報】陳洛薇

 
 
        馬英九總統宣示最快明年採認大陸學歷、開放國內大學招收大陸學生,但大陸毒奶粉事件爆發後,國人對「大陸品牌」普遍有疑慮,加上相較於開放陸客來台">陸客來台政策,認證大陸學歷一事對台灣優劣互見,能否在時限內完成修法,猶有變數。 
 

        採認大陸學歷、開放陸生來台,是馬英九競選時的重要政見,他主張這項兩岸教育開放政策,一方面可以解決國內大學招生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台灣學生的競爭力。

  

        但檢視馬政府的兩岸開放政策,從開放兩岸包機直航、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實質效益均不如預期。大陸觀光客來台人次,初期規畫每天三千人,現在僅一百多人;兩岸開放政策未如預期帶動台灣經濟起飛,經濟依然不振,關鍵就在台灣沒有足夠誘因。 

 

        照馬英九的說法,開放採認大陸學歷除了吸引優秀陸生來台,還希望能強化台灣學生的競爭力,但大陸北大、清大其學術水準不低於台大,台灣的大學如何對大陸頂尖學生有吸引力? 

 

        教育部的另一盤算是希望大量陸生來台就讀,可解決台灣後段班大學招生不足問題。可是,台灣開放採認大陸學歷,也可能造成台灣學生大量西進。在學生外流與遞補之間,台灣的大學真能討得便宜?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3 by Taiwan Sino Education Interchange Association. All Rights

            

 

40454 台中市北區學士路257號10樓         TEL:04-22013868  FAX:04-2208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