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生專注力   落後大陸
 
【2007/12/12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台灣青少年學習的專注力不足,甚至落後亞洲青少年平均值。一項針對亞洲8個國家及地區,共3千多名15~22 歲青少年的自我評量調查發現,台灣學生的專注力落後泰國、菲律賓及中國大陸;只有8%青少年認為自己在學習時能保持專注力,最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學習活動是「上課」。 
 

        由美國箭牌公司委託國際研究機構Research International,於今年5~7月在亞洲8國街頭抽樣調查高中生及大學生,自我評量在學習、校外活動、社交活動、與家人相處、個人休閒時,是否經常能保持專注力?台灣地區的有效樣本為3百人。  

 

        結果發現,台灣學生在5大層面表示能保持專注力的平均比率為28%,低於亞洲平均的29%,遠低於泰國的39%,及菲律賓的36%,甚至低於中國大陸的31%  

 

        台灣青少年在學習時能保持專注力的只有8%,與家人相處能保持專注力的則有33%,這2層面都低於亞洲平均;但在校外運動時有46%學生表示能保持專注力,從事社交活動與個人休閒時,更有52%能保持專注力,這3層面則高於亞洲平均;顯示台灣學生是「上課一條蟲,下課一條龍。」  

 

        再問學生哪些學習活動最不能集中專注力?有79%的學生答上課不能專心,有42%學生表示在家做功課不能專心,但只有27%表示課堂中的討論不能專心;顯示雙向的討論,比老師單向的授課,更能吸引學生注意。  

 

        這項調查並顯示,學生若不能集中專注力,也會影響他在其他生活層面的表現、及追求長期目標的信心。在台灣,專注力差的學生中,有半數自認學業表現比較差,有三分之一自認生活中各方面表現都比較差,包括校外運動、與家人及朋友的關係等。

         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葉啟斌分析指出,台灣青少年不能集中專注力的主要原因在睡得太晚、作息不正常,平日打電動等冒險刺激的活動太多,上課時就覺得無聊、提不起興趣。葉啟斌建議青少年要作息正常、多運動、多喝水、少吃肉類;此外,在念書時如小聲播放一些背景音樂,也可幫助學生更專心,「用耳機聽MP3就不好了。」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3 by Taiwan Sino Education Interchange Association. All Rights

            

 

40454 台中市北區學士路257號10樓         TEL:04-22013868  FAX:04-2208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