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學者》到大陸學生 他們又敬又怕
 
  【2006/10/12 聯合報】記者許韶芹、彭芸芳/新竹報導 

 
 
        同樣都是念資訊工程,從大陸、台灣和韓國來的學生,有什麼不一樣?  

       

        去年獲選為微軟學者,剛自亞洲研究院實習回台的清大資工所博士生蔡承翰、交大資工所博士生何承遠,及以台大與微軟合作計畫也前往實習的台大資工所博士生蔡銘峰,談到實習經驗都十分雀躍,最難忘的是與世界各國頂尖學生共同做研究,對大陸學生則是又敬又怕,「大陸學生會玩、又會念書。」是三個人一致的評語。  

         蔡承翰回憶,到達位在北京的亞洲研究院第一天,院長沈向洋就期許大家:「Work hard, play harder.」大家也不負期望,每周六日一定出去玩。何承遠觀察,大陸學生放得開,但對學術的專注也不輸人。與他同組的一名大陸籍學生,為解一條程式錯誤,好幾天坐在電腦前面沒說話;而韓國籍學生就顯得比較沒耐性。

        蔡銘峰認為,大陸籍學生為技術、使命導向;台灣學生比較商業導向。例如提到為什麼微軟要做搜尋引擎,大陸籍學生回答,「因為人類的資訊太多,軟體公司有必要幫助人類有系統的整理知識。」但台灣學生回答:「因為這部分商機很大,微軟不能忽視。」

         微軟亞洲研究院大學關係經理潘天佑透露,專長為資訊檢索的蔡銘峰最近被Google台灣研究所所長簡立峰相中,頻頻跟蔡銘峰的指導老師陳信希接觸,希望可以搶到這個人才。

          潘天佑分析,台灣從事搜尋研究的人不多,目前為止上過SIGIR(搜尋研究的國際會議)期刊者大概只有簡立峰和陳信希,在台灣從事搜尋的人「奇貨可居」,再加上又有業界實習經驗,「當然同業很欣賞!」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3 by Taiwan Sino Education Interchange Association. All Rights

            

 

40454 台中市北區學士路257號10樓         TEL:04-22013868  FAX:04-2208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