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生的地理知識,去年在20個國家參賽的世界競賽中,排名亞洲第一、世界第七。台灣師大地理系副教授沈淑敏說,我國學生在野外實查、世界生物了解部分成績較差,國人需要更多優質媒體,幫大家「往外看,開眼界」。
去年台灣區冠軍、目前就讀建國中學二年級學生楊斯顯說,他對政治、氣候、人文、自然有關的地理知識都很有興趣。例如車臣戰事爆發時,他就會翻書、找資料,想知道車臣詳細的地理位置、宗教、人民生活方式,以及車臣和俄國歷史、地理關係。
楊斯顯說,很多地理知識和課本無關,他有空就會翻閱旅遊雜誌和相關書籍。對這次調查答錯率排名第二高的帛琉位在哪一洲,他直言:「這看新聞就知道了。不必再查了吧!」
楊斯顯去年和另外兩名學生,代表台灣到匈牙利參加世界地理知識競賽。他發現,台灣學生比較擅長選擇題,申論題和實際操作比較差,他認為這和台灣的學校教學方式有關。
沈淑敏說,台灣高中以後地理就不再是學校必修科,要拓展國人國際視野、地理知識,必須仰賴時事新聞。她舉例,許多國際新聞例如以巴衝突,國內媒體傳達的幾乎都是「美國觀點」,媒體在報導這類新聞時,可以附加地圖,並深入解析,協助國人建立自己的國際新聞觀點。
台師大和國家地理雜誌繁體中文版舉辦的「國中小學地理知識大競賽」,即日起至12日受理報名。比賽分學校初賽、縣市複賽和全國決賽,前三名學生明年將可代表我國,赴美國聖地牙哥參加世界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