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專院校大興土木致債務纏身    
 
  2006/04/27 中央社 

 
 
        近年來中國各地大學校園陸續新建擴建大批工程,這些豪華校園卻為學校帶來龐大債務。專家警告說,中國高等院校依靠銀行貸款掀起的基本建設投資熱潛藏巨大的金融風險,如不能及時遏制,將造成不良的社會後果。

        新華網引述山東省人大財經委調查,近年來山東高校擴招、搬遷等因素導致高校貸款規模迅速擴大。

        截至去年五月,山東省教育廳所屬二十三所高校貸款餘額人民幣七十五億四千萬元,是二零零四年總收入的一點五七倍,其中五所高校貸款餘額超過總收入的兩倍。這些貸款每年利息需要四億三千萬元,而山東省財政對高校投入每年僅一億元。隨著還款期限將屆,部分高校運轉出現困難。

        中國全國人大代表陳章良表示,隨著高等教育擴招,多數高等院校開始負債運行,很多高等院校成為銀行的債務人,部分大學負債十多億元。

        由於財政撥款和其他融資渠道有限,銀行信貸成為近年來高校及重點中學重要的融資途徑。業界人士估計,中國銀行貸款佔學校基礎建設總投資超過百分之八十。

        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山東大學教授劉桂真說,多數高校貸款興建新校區,異地辦學,大幅增加辦學成本,導致學校負債運行;當這些高校債務纏身,校長們更是如坐針氈。

        教育專家認為,許多高校負債運行是盲目擴張、過於貪大釀成的苦果。在硬體建設方面,中國部分大學已接近甚至超過外國知名學府。

        例如,哈佛大學佔地面積兩千三百畝,普林斯頓大學佔地一千八百二十畝,中國很多大學佔地面積超過五千畝,但中國高校辦學水平不及這些世界名校。

        中國大專院校快速擴張後,逐漸出現負債運行,如過情況持續惡化,很容易引發金融風險。

        中國社會學家李培林表示,近年來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很快,但大學超常規擴展帶來新的問題。中國高等院校數量從十年前約一千所發展到目前近兩千所,但管理和教育質量未同步提高,債務擴張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李培林說,有的大學虧損運行,連債務利息都無法償還,而且大學債務責任人缺位,類似過去國有企業債務問題;大學債務使銀行增加財務風險,最終可能成為國有銀行新的不良債務,進而迫使大學創收。

        山東省教育廳有關人士說,近五年來,山東高校發展速度為百分之三十,超過全中國百分之十二的平均水平,快速擴展與經費嚴重不足已影響到高校發展。有的學校迫於還貸壓力,連續數月凍結財務報銷,暫停教師對外交流和科研項目經費。

        中國專家認為,如果不能警惕並及時遏制高校負債運行趨勢,將造成不良的社會後果,包括擾亂金融秩序,使公共財政不堪重負,或變相提高高校學費,加重公眾負擔。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3 by Taiwan Sino Education Interchange Association. All Rights

            

 

40454 台中市北區學士路257號10樓         TEL:04-22013868  FAX:04-22081818